日韩欧美亚洲一区swag,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草社区,啦啦啦高清在线观看中文,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大量,日韩亚洲国产综合αv高清

您好,歡迎來到中國新風網(wǎng)!
當前位置:中國新風網(wǎng) - 行業(yè)資訊 - 行業(yè)知識 - 正文
這些名詞啥意思?被動房、主動房、產(chǎn)能房、近零能耗建筑、凈零能耗建筑別在傻傻分不清
中國新風網(wǎng)      2019-06-11 11:11     來源:綠色新型建材     瀏覽量:25145

目前,建筑節(jié)能問題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。面對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和環(huán)境污染,與普通的標準房屋相比,被動式房屋能耗更低、碳排放更少。同時,在解決南方地區(qū)集中供暖、推動產(chǎn)業(yè)轉型升級方面也將大有作為,是未來建筑節(jié)能減排的重要途徑。

與此同時,一批新的名詞向我們飛馳而來: 被動房、主動房、近零能耗建筑、凈零能耗建筑、產(chǎn)能房……

這些到底是什么建筑?來吧,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:

被動房

“被動房”(也稱被動式房屋、被動式住宅、英文Passive house)一詞源于德國,由德國被動房研究所(Passive House Institute)擁有商標知識產(chǎn)權,是近零能耗建筑技術體系之一。
被動房并無明確定義,由其技術準則確定,其技術路線為通過大幅度提升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和氣密性,同時利用高效新風熱回收技術,將建筑供暖需求降低到15kWh(㎡·a)以下,從而可以使建筑物擺脫傳統(tǒng)的集中供熱系統(tǒng)。

由于中德合作的特殊背景,“被動房”一詞在我國傳播的比較廣泛,與被動房概念類似,德國專家也提出了“無源建筑”(energy autonomoushouse,也稱self-sufficient solar house),“三升油建筑”等相近定義。

主動房

丹麥、法國、德國等國家提出“主動房”(Active House)概念,強調通過日光照射和蓄能,而不只是增強保溫,增加冬季室內舒適度。強調舒適、環(huán)境和能源三者的統(tǒng)一,有一打分賦值的評價體系。

產(chǎn)能房

盡量使用回收建材,借助太陽能發(fā)電板等新技術新產(chǎn)品,實現(xiàn)對清潔能源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——產(chǎn)能房不僅節(jié)能減碳,還可發(fā)電賺錢。

在德國和美國,都有這樣的產(chǎn)能房已經(jīng)被建造并試驗使用中。在那里,設計師計算出所需的太陽能板面積,并且找出屋頂傾斜的最佳角度來產(chǎn)生最多的電力。

近零能耗建筑

近零能耗建筑一詞源于歐盟《建筑能效指令》(Energy Performanceof Building Directive recast, EPBD)。

《指令》要求:確保在2018年12月31日后,所有政府擁有或使用的建筑應達到“近零能耗建筑”;要求在2020年12月31日前,所有新建建筑達到“近零能耗建筑”。

由于歐盟成員國經(jīng)濟不平衡,氣候區(qū)跨度大,EPBD定義零能耗建筑為“具有非常高能效”的建筑,以各國實際情況為基礎,及充分考慮節(jié)能技術成本效益比為前提,并沒有統(tǒng)一明確的節(jié)能目標。瑞士的“近零能耗房”(Minergie,也稱迷你能耗房或迷你能耗標準),要求按此標準建造的建筑其總體能耗不高于常規(guī)建筑的75%,化石燃料消耗低于常規(guī)建筑的50%。意大利的“氣候房”(Climate House,Casaclima),指全年供暖通風空調系統(tǒng)的能耗在30Kwh/(㎡·a)以下的建筑。

近零能耗建筑設計技術路線為強調通過建筑自身的被動式、主動式的設計,大幅度降低建筑供熱供冷的能耗需求,使能耗控制目標絕對值降低。

凈零能耗建筑

“凈零能耗建筑”(net zero energy building)一詞源于美國。2009年10月Federal Leadership in Environmental,Energy,and Economic Performance,13514號行政命令,對聯(lián)邦政府管理和使用的建筑提出強制性節(jié)能要求:自2020年起,所有計劃新建或租賃的聯(lián)邦建筑須以建筑物達到零能耗為導向進行設計,使建筑物可在2030年達到凈零能耗。

國能源部建立“Net-Zero Energy Commercial Building Initiative”,提出到2030年,所有新建公共建筑將按照凈零能耗標準進行建造;到2040年,50%的既有公共建筑達到凈零能耗要求;到2050年,所有公共建筑達到凈零能耗。

凈零能耗建筑技術路線為在被動式、主動式建筑節(jié)能措施外,通過太陽能光電技術、智能微電網(wǎng)技術、蓄能技術聯(lián)合應用,存儲、提供和儲存電能,使建筑物可以達到能量供給和使用的長期平衡。2015年9月,美國能源部發(fā)布零能建筑官方定義:以一次能源為衡量單位,其全年消耗能源小于或等于在線可再生能源產(chǎn)生能源的節(jié)能建筑。
 
相互關系

在建筑物邁向更低能耗的方向上,國際上尚無統(tǒng)一定義,但目標是一致的,即通過建筑被動式、主動式設計和高性能能源系統(tǒng)及可再生能源系統(tǒng)應用,最大幅度減少化石能源消耗。從定義涵蓋范圍來看,被動房屬于近零能耗建筑,其核心內涵為通過被動式手段達到近零能耗;凈零能耗建筑較近零能耗建筑更增加了智能電網(wǎng)、分布式能源等概念,與我國傳統(tǒng)意義的建筑節(jié)能有所不同。

另外一個方面,上面提到的建筑新概念,的確會比一般房屋來的昂貴,但是長遠來看,可替屋主省下不少電費,而且伴隨著其他好處,如較佳的室內溫度和通風系統(tǒng)(詞條“通風系統(tǒng)”由行業(yè)大百科提供)、更多采光和更好的防冷、隔熱效果等。

中國特殊性

有人認為建設低碳城市,照搬發(fā)達國家的經(jīng)驗就好,其實不然。我們只能借鑒其經(jīng)驗并汲取教訓,并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來考慮。中國與發(fā)達國家居民的居住形態(tài)、生活習慣等都有所不同,不能一概而論。
中國的建筑形態(tài)與發(fā)達國家不一樣,主要是高密度聚居區(qū),而“零能耗建筑”雖然不用商業(yè)能源,但依靠的太陽能板、地源熱泵管道等,這些都需要非常大的占地面積,在實際使用中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。在中國,大型住宅建筑也較少使用中央空調,因為中國消費者具有節(jié)儉的好習慣,分體式空調的能耗反而更低。
這就決定了,我們只能借鑒發(fā)達國家的經(jīng)驗并汲取教訓,并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來考慮。所以,中國的被動式建筑,在設計建造時,不要盲從于德國設計師的要求,最好還是尋找中國本土的建筑節(jié)能設計師或獲得PHI認證的中國設計師。只有這些人,才能針對中國的氣候環(huán)境,給出最佳的設計方案。
中國發(fā)展近零能耗建筑的特殊性:1)室內環(huán)境標準;2)建筑特點;3)氣候差異;4)生活習慣;5)用能特點;6)能源核算方法

未來中國

30%新建建筑達到超低能耗,可再生能源滿足新建建筑30%能耗,既有建筑改造30%達到超低能耗

展望

2016年國家標準計劃——GB《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(詞條“技術標”由行業(yè)大百科提供)準》立項,預計2016年下半年啟動,2018年完成報批,2019年頒布實施。預計到2020年,我國至少建成5000個超低能耗建筑,建筑面積超過1億平米,產(chǎn)業(yè)規(guī)模達到千億級,促進建筑規(guī)劃、設計、施工、咨詢、建材、設備行業(yè)的全面升級換代。
建筑節(jié)能4.0!——邁入超低能耗時代!

發(fā)表評論
聯(lián)系我們
合作洽談:18211026713
發(fā)文投稿:18810107320
展會合作:18510167320
售后服務:010-84938918
  • 掃描二維碼
    瀏覽手機官網(wǎng)

  • 掃描二維碼
    關注微信公眾號

巴巴傳媒 京ICP備10028109號-7 Copyright ? 2006-2019 zgxf88.com. All Right Reserved
首頁    |    關于我們    |    合作伙伴    |    品牌入駐    |    廣告服務    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