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日6時至6日9時,北京全市大部分地區(qū)累計降雪量為小到中雪,海淀、朝陽、昌平和門頭溝等局地達大雪。全市平均降雪量2.7毫米,城區(qū)平均4.2毫米,最大降雪海淀北安河,10.1毫米;大部分地區(qū)積雪深度3~7厘米,最大昌平和懷柔10~12厘米。
大家都關心,這場雪對疫情有何影響,會抑制病毒嗎,可以外出玩雪嗎?
知道君連線了北京地壇醫(yī)院感染病急診科主任王凌航和北京朝陽醫(yī)院呼吸與危重癥科主任醫(yī)師張黎明。專家認為,天氣與疫情的關聯(lián)非常復雜,對于新型冠狀病毒的了解仍需時間,公眾不應貿(mào)然增加外出。
什么條件殺死病毒仍需研究
專家們分析,市民對于疫情的認識,不應因天氣的變化而轉(zhuǎn)向。以流感為例,冬春季天氣寒冷,但正是流感病毒活躍期,而新型冠狀病毒是變異后的新病毒,什么條件下能夠殺死,現(xiàn)在的認識仍是不夠成熟的,對它的研究需要時間來深入。
不能因氣溫降低而盲目樂觀。不是低溫就能殺死病毒。一些實驗室病毒標本正是在低溫環(huán)境下保存,有一些能存活很久。
外出會增加病毒傳播風險
對于雪天對疫情整體的影響,兩位專家認為要下結(jié)論還為時尚早,因果關系較為復雜。一方面,下雪天的確會降低氣溶膠傳播,空氣中的帶菌顆粒能夠沉積到地面;另一方面,病毒并未因此而消滅。下雪當時的局部氣溫、空氣潮濕度、持續(xù)時間,都是影響因子,應進行綜合分析。
天氣的變化,帶來一個心理信號,讓大家對疫情控制產(chǎn)生向往,但目前仍應以居家、減少聚集為主,如果外出聚會、打雪仗,呼吸道傳播的風險增加,不利于自我防護和疫情控制。
現(xiàn)在到了減少病毒進一步傳播的關鍵時期,公眾盡量不要外出。除了呼吸道傳播,病毒還可能接觸傳播,在公共區(qū)域,如果觸碰了有病毒附著的物體,再觸碰眼睛、鼻子,也可能因此感染。如要外出,記得戴口罩、勤洗手,做好自我防護。
所以總的來說,下雪確實可以凈化空氣,但是降雪后天氣寒冷,受寒后,人體呼吸系統(tǒng)黏膜更容易受損,會導致呼吸道傳播的風險增加。
預報顯示,受特殊地形的輻合抬升作用,京津冀的降雪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區(qū)。今天上午降雪仍將持續(xù),午后全市降雪逐漸結(jié)束。最高氣溫-1℃。明天開始,晴天重現(xiàn),氣溫逐漸回升,到周末最高氣溫可達8至10℃。
北京的雪下得這么大,病毒會被殺了嗎?
預計大部地區(qū)降雪量1毫米左右,山前及東部1~2毫米;中心城區(qū)及城市副中心降雪量1~2毫米;八達嶺地區(qū)降雪量1毫米左右。
知道君建議大家盡量不要外出,做好個人防護。雪后空氣不錯,還是打開窗,通通風吧